編者按 標題易做,好標題難求,新聞界老前輩鄧拓就曾生動地表示:“誰要給我想出一個好標題,我給它磕3個響頭。”特別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速讀”成為一種趨勢,也對標題製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好標題往往新穎別緻,能迅速抓住讀者,甚至令人拍案叫絕;同時,也有些“標題黨”為吸引眼球,不惜斷章取義、製造噱頭、誇張媚俗、故弄玄虛,以致誤導輿論。本期《報刊評介》整理了近期一些報刊的標題,其中不乏一些令人稱道的好標題,也有很多頗有爭議的“雷”標題,並約請專家予以點評。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劉宏
  有一種說法,好標題是一種奢侈品。這句話有兩個意義。其一,好標題能夠傳神,一題勝千言,更給文章和版面增色不少;其二,好標題得來不易,尤其是在拼角度、拼速度的背景下,報刊的標題製作往往走向兩個極端:要麼過於依賴關鍵詞,導致直接淺白、味道不足;要麼突破常規過猛,導致劍走偏鋒。
  不繞彎子就很好
  讓讀者一眼看得明白是標題製作的最基本訴求。就近期有限的報刊而言,今年兩會報道的新聞標題出現了一些亮點。《新華每日電訊》3月5日3版標題《部長,您吃轉基因食品嗎?》就很好,通俗易懂,明明白白,不繞彎子。《羊城晚報》3月2日頭版標題《網絡民意調查:2014,中國兩會十大熱點 破解“十面霾伏” 守護“舌尖安全”》也是不錯的,雖然有一點中規中矩,不過比較容易理解。
  無獨有偶,《江南時報》3月7日頭版標題《“有抗食品”你聽說過嗎 “註水大米”你可能吃過 “舌尖上的安全”成為兩會代表熱議的話題》和上面的標題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儘管都顯得長了一點。
  而另外一些標題,雖然文化味兒濃郁,卻很難讓讀者“一眼望穿”。比如,《光明日報》2月28日11版標題《但有讀書聲 即有逸夫樓》很符合文化報紙的特色,美中不足的是,帶有文學色彩的新聞標題經常需要讀者進一步聯想才能明白這是在報道邵逸夫。
  有同樣問題的標題還有《河南商報》4月9日頭版標題《藍天白雲青草地 成為你我的記憶》,如果不往下看,就不知道這是針對XP“退休”做的選題,並且按理說商報更不應該做這麼文學化的新聞標題。
  追逐流行有時荒唐
  比較起來,如今一些標題更像網絡標題,追求網絡化的語言表達,在傳播效果上卻不盡如人意。
  《信息時報》3月30日頭版標題《文章“偷情”姚笛,馬伊琍知道嗎?》,這樣的標題等於把報道變成了評論。《新晚報》3月6日B14版標題《國足爬進世界杯 噁心到家了 這個你懂的》和《東莞時報》3月6日A20版標題《恭喜男足 以前打平就出線結果出不了線 如今進步啦輸球都可以出線了》這兩個標題表現的是同一個主題,然而,犯的是同樣的錯誤,就是把客觀標題變成了主觀評價。
  《壹讀》2014年第6期《不想做首都的直轄市 不是好保定》用流行語的方式做標題,好處是幽默,麻煩是這樣的說法對保定不公平,也不確切。類似的雷人標題還有《東南商報》4月8日A10版標題《老闆找到老闆娘 京東會降價嗎》。以上標題,儘管乍看會覺得有些“小幽默”,但有一種明顯的“跟著網絡跑”的味道。
  報紙不應放棄嚴肅性
  《都市快報》3月28日A09版標題《複雜的荒唐……》,在標題位置敘述了一個荒唐的新聞,並表示“這件事情我們連標題都很難做”,這樣的處理方式讓人莫名其妙,雖然劍走偏鋒會吸引讀者閱讀,卻難以避免嘩眾取寵之嫌。
  《深圳晚報》4月9日“扶或不扶”社會公德大討論特刊標題《扶商 一個關於“扶與不扶”的時代命題》乍一看有創意,但是,仔細想就會發現扶商的概念很不靠譜,把什麼都上升到商的地步,顯然是不科學的。
  總的來看,現在很多的新聞標題仍然存在著抽象的毛病,不夠具體;而“標題黨”的問題不僅在於聳人聽聞,更在於內容和形式不符,標題讓報道不堪重負,因為報道中沒有標題明示或者暗示的內容。在標題的簡潔性方面,報刊可能反過來需要向網絡學習,但是,這不代表傳統媒體放棄新聞標題的嚴肅性原則。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r36hrmxx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